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4年第33期
编号:12634825
脑性瘫痪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1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33期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 了解脑性瘫痪患儿家长在治疗过程中的心理活动, 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 为医务人员对患儿家长心理疏导提供借鉴。通过有计划的与家长进行谈话, 观察及了解家长心理变化及家庭情况。总结父母心理变化特点。提示在整个治疗、护理过程中运用心理学护理帮助家长面对现实, 树立信心, 及早的积极参与配合有利于患儿整个的康复治疗过程。以此总结出脑性瘫痪患儿家长需要深入人文关怀和情感支持, 实施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有利于缓解父母心理负担, 减轻父母悲观心理, 有助尽早接受现实, 积极面对。

    【关键词】 脑性瘫痪;家长;心理护理

    脑性瘫痪是指, 在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内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或脑发育异常所导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1]。随着现代急救技术水平的提高, 新生儿救治的存活率大大提高, 因此, 脑性瘫痪患儿也随之增多。脑性瘫痪主要影响患儿生长发育, 也影响其心理社会功能, 因患儿上学后可出现许多特殊困难, 在就业和融入成人社会方面也面临挑战等。家长作为患儿监护人承受着巨大经济压力的同时心理上也存在着极其复杂的矛盾及冲突。大部分家长在孩子被确诊为脑瘫时都表现出非常明显的负面情绪[2], 烦躁、焦虑、脾气暴躁、记忆力差等 ......
------
    杨小青 黄钦茹 党萍 师晓莉 西安市儿童医院康复科;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了解脑性瘫痪患儿家长在治疗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为医务人员对患儿家长心理疏导提供借鉴。通过有计划的与家长进行谈话,观察及了解家长心理变化及家庭情况。总结父母心理变化特点。提示在整个治疗、护理过程中运用心理学护理帮助家长面对现实,树立信心,及早的积极参与配合有利于患儿整个的康复治疗过程。以此总结出脑性瘫痪患儿家长需要深入人文关怀和情感支持,实施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有利于缓解父母心理负担,减轻父母悲观心理,有助尽早接受现实,积极面对。

    【关键词】 脑性瘫痪 家长 心理护理

    【分类号】R473.74

    脑性瘫痪是指,在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内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或脑发育异常所导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1]。随着现代急救技术水平的提高,新生儿救治的存活率大大提高,因此,脑性瘫痪患儿也随之增多。脑性瘫痪主要影响患儿生长发育,也影响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76 字符